日前在廣播中聽到《科學人》主編李家維在接受訪問時提到他的孫子周晬時抓周第一個拿的是iphone,第二個拿的東西則是iPad。他進一步說明小孩從小看大人整天盯著3C螢幕看,再加上其中有這麼多聲光刺激強烈的遊戲,難怪小孩也會喜歡。
       有人說目前十幾、廿歲的孩子是屬於「網路原住民」,所以,像蜘蛛般整天掛在網上是他們與生俱來的。這樣,近幾年出生的小孩整天以3C為伍也是稀鬆平常的事。哪一個高中生沒有手機?大多數都是智慧型手機,而且不少人還可隨時上網,有時學校的網路不太順暢時,我還要向學生尋求協助才能順利連上網路找到資料。
       以傳統的上課模式,老師站在講臺上授課,學生以約六、七個一排的方式面對講臺,坦白講,坐在後面的學生在做什麼?老師不見得會知道,以現在學生對老師的態度,如果沒有親眼目睹加上有學生作證,學生會找各種理由回說老師誤會他,老師如再抱持「愛之深,責之切」的方式來訓誡學生,學生不但不會感激,還會被學生貼上食古不化的老師,從此,這位老師說的話在學生心裡的效力一定會大大打折。
       老師在升學壓力及固定內容的限制下所上的課程當然不如「神魔之塔」來的有趣,有些學生上課不玩手機,但拚命睡覺,任憑你怎麼用力叫都叫不醒他,但是,當下課鐘聲一響就如同王子深情的一吻讓睡美人馬上甦醒,學生就立即從抽屜拿起手機神采奕奕地玩起手機來,真令人費解這些學生來學校的目的是學習還是玩手機?
       去年,曾有單位要贈送學校平板電腦來做教學用,有行政人員及部分老師即擔心學生拿了平板電腦後不會用在學習上,反而是拿來玩。這幾年在荒野保護協會親子團裏學到了凡事要「正向思考」,另外,孩子會以我們認為會期待的方式來做表現。
     讓學生上課用手機查詢資料  

       我常會先設定一些問題讓學生回家找尋資料,課堂上再來進行分享,到目前為止,能積極找資料的學生不多,上週課程內容提到臺灣加入WTO對農業的影響,我就補充「白米炸彈客:楊儒門」事件讓學生在課堂上拿出手機來查詢,恰巧這幾天楊儒門因之前的前科無法赴日而成為媒體報導的人物,讓學生能更了解新聞事件背後的原因。之前的教改不是要培養孩子能帶著走的能力嗎?課堂上使用學生所喜愛的3C產品不只是投其所好,更是引導學生高科技產品不只用在娛樂上,更能夠幫助我們掌握時代的脈動及吸收知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