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ll work and no play makes Jack a dull boy”(只工作不玩耍,聰明孩子也變傻)。我們常加班工作或要求孩子增加唸書時間以求成績進步,這樣真的好嗎?臺大電機系教授葉丙成曾分享他在美國唸書時,參加聚會還在聊學校的事,同學紛紛避而遠之。如何具備「深度工作力」才是我們要學習的重點。
喬治城大學電腦科學系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在他的著作《深度工作力》(Deep Work)中提到,根據他對全美競爭最激烈的幾所大學約50名成績最優秀的大學部學生所做的訪談中得到的觀察是「最優秀的學生用功的時間往往比成績次一級的學生少。」堅持下午五點半前結束工作的卡爾.紐波特,不在晚上工作,週末也很少工作,在2011年秋至2014年秋的三年間發表了約20篇備受引述的文章,兩度贏得競爭激烈的研究經費,並出版了亞馬遜2016年度最佳商業/領導書,已被翻譯為30國語言的《深度工作力》這本書。
卡爾.紐波特歸納了出版《給予》(Give and Take)一書的賓州大學華頓商學院最年輕終身職教授格蘭特(Adam Grant)的生產力法則:
高品質的生產工作=花費的時間X專注的程度
要擁有深度工作力,我們可以嘗試由以下幾點來做起:
一、設定目標、讓工作達到極限
僅以三年晉升哈佛大學正教授的納格帕(Radhika Negpal)設定每週50小時是工作的上限;身價單日幾十億美元上下,有鋼鐵人之稱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Elon Musk)每天也要睡飽6小時,他在工作時會盡可能投入,逼近理智的邊緣。因為,高品質思考的每一分鐘,都會對特斯拉產生百萬美元的影響。在固定的時間內制定時間表,強迫你每天花片刻時間持續思考每天想達到的目標是什麼?應該優先安排時間的項目及應該減少的活動類型各是什麼?目標明確,而時間有限,代表你要更善加利用時間。慢慢的可以訓練成衝刺式的專注模式,因自訂的有限時間,能有系統地提高你的專注力。
二、建立儀式、不用意志力
卡爾.紐波特指出發展深度工作習慣的關鍵在於,為你的工作建立常規和儀式,減少依靠有限的意志力來進入與維繫不間斷地專注狀態。村上春樹說過:「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她讓我們對在意的事情心懷敬畏,讓我們對生活更加銘記和珍惜。」 小王子豢養的狐狸也對他說:「最好還是在原來的那個時間來。如果你隨便什麼時候來,我就不知道在什麼時候準備好我的心情……應該有一定的儀式。」有固定不受干擾的工作起迄時間與空間,將網路與訊息切斷,工作在限定的時間內做高效率的處理(詳細做法可參閱《深度工作力》一書)。
工作永遠做不完,做完一件工作後,會有另一項新的任務需處理。如果每天下午5點突然放下手上正在做的事,一如20世紀初心理學家柴嘉尼(Bluma Zeigarnik)的實驗,「你的腦子裡許多懸而未決的義務會在整個晚上繼續爭奪你的注意力,而且通常它們會戰勝。」這樣,可能也會影響到晚上的睡眠、或想繼續加班將事情完成。因此,在每天的工作結束儀式中,卡爾.紐波特會對自己說:「關機完成。」鮑梅斯特與馬西坎普(E. J. Masicampo)以「想像它已經完成!」為題的論文中,要求實驗對象在工作被打亂後,很快地針對未完成的任務擬定計畫,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柴嘉尼效應,「為目標擬定具體的計劃,不僅有助於達成目標,還能釋放認知資源去做其他事。」
三、杜絕干擾、找到自己的高效工作模式
1922年,心理分析學家榮格(Carl Jung)在瑞士蘇黎世湖北畔興建了兩層樓的石屋,除非經過他允許,否則只有他才能進入的「塔屋」。比爾.蓋茲(Bill Gates)以一年兩次的「沉思週」聞名,這段時間,他會住在一棟湖濱木屋,離群索居,什麼事也不做,只沉思大事情。2007年冬季羅琳(J. K. Rowling)住進位於愛丁堡鬧區的五星級巴爾莫勒爾飯店套房,才能專注地完成哈利波特系列的最後一集。而卡爾.紐波特在高效工作時,隔絕網路及其他干擾。
除了找到能專注不受干擾的工作空間外,還要找到屬於自己的高效模式,有很多作家的文章是在咖啡館中完成。創業家兼社群媒體先驅謝克曼(Peter Shankman)則在來回美國與東京的商務艙機位中,一路上寫作,距離出發短短30小時,就完成了他的新書草稿,他還聲稱這趟4000美元的機票真的值回票價。
四、休息是為了走更長的路
遊憩的英文是re-creation,沒錯,是「再創造」。德國海德堡有一條長約2公里的「哲學家小徑」(Philosophenweg),因為黑格爾、荷爾德林、歌德等文人非常喜歡到這裡散步,其中歌德每天下午4點會準時出現在小徑漫步沉思。德國哲學家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宣稱:「所有偉大的思想均源自於漫步。」另一位喜歡在夜晚的倫敦街頭進行長途漫步之作家狄更斯(Charles Dickens)曾寫道:「如果我不能走得又快又遠,我想,自己應該會爆炸,然後腐爛。」
工作一天後的午後傍晚時分,如果能散步甚至運動二十至三十分鐘,與輕度鎮靜劑具有相同的鎮定效果。因為,運動可以分泌出血清素、多巴胺和腎上腺素等。血清素具有情緒穩定和衝動控制的功能;多巴胺則負責注意力和警覺判斷;腎上腺素則掌管注意力、持續力和活力。運動,除了可維持體力外,還能讓我們有愉快的心情、更清晰的頭腦來提升讀書或工作效率。
2008年發表在《心理科學》(Psychological Science)期刊的熱門論文,將實驗對象分作兩組,一組被要求在校園附近的植物園木棧道散步;另一組則安排走路穿過熱鬧的市中心。之後,兩組都接受一項需要專注的「逆向記憶廣度」測驗。結果是大自然組的表現比另一組好20%。隔一週讓同樣的實驗對象調換地點,再做一次測驗時,大自然組的表現仍然較好。所以,得出的結論是決定表現好壞的不是人,而是他們有沒有機會先在樹林裡散步。
森林如何療癒人類影片(註1)中提到:「在大自然中,我們的大腦會以不同的方式運作,與大自然連結,會讓你的腦中產生一些驚奇的變化,讓你感到平靜、神經放鬆、減輕壓力、對抗憂鬱。」所以,邀請大家至少一個月都能回歸大自然的懷抱一次,得到充分的休息(Forest/森林=For/為了+Rest/休息)。
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flow)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他的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誤解:「諷刺的是,工作實際上比休閒時間更容易獲得快樂。」如何平衡工作與生活,讓生活更圓滿,是值得投資的。讓我們向科學家葛拉格(Winifred Gallagher)學習「我將過專注的生活,因為那是最好的一種生活。」
註1:森林如何療癒人類,由Shinrin-Yoku Taiwan 小森日跟原創作者取得授權翻譯成中文。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