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一般人認為咖啡產在非洲、中南美洲或印尼,但是您可知從西元1624-1662年,荷蘭人已引進咖啡樹來臺,但僅限於荷蘭人自己飲用,不具有真正的商業價值與推廣意義。

       18世紀清光緒年間,英國「德記洋行」選擇從馬尼拉引進阿拉比卡品種,因北部緯度過高、水土不服(適合栽種在赤道至南北回歸線的區域稱為「咖啡帶」(Cofee Best)),最終放棄。

       日治時期總督府引進巴西阿拉比卡品種,選擇於雲、嘉、南等地設立農事機構培育與教導種植, 試種區域概括臺東豐田(資料及書籍都寫是臺東,但其他資料都未提及臺東的豐田有栽種過咖啡,應該是花蓮的豐田才對)、花蓮瑞穗、高雄山區、雲林古坑、南投惠蓀…等地。其中又以古坑地區品質最為優良,榮獲當時日本天皇賞賜「御用咖啡」美名,更年年限定直送天皇、貴族飲用!

IMG_2801.JPG

位於舞鶴台地的百年咖啡樹

IMG_2802.JPG

阿拉比卡咖啡豆

 

1930年代可說是臺灣咖啡的第一個黃金年代,外銷遍及世界各地,花東也有栽種,創設於1930年(昭和5年)的「住田物產株式會社」(創辦人為住田住太郎),其農場在花蓮瑞穗的舞鶴台地;臺東則有 1939年成立的「東臺灣珈琲株式會社」及 1943年「木村珈琲株式會社」。「住田物產株式會社」在舞鶴台地建立400甲以上農場,在1941年栽植咖啡種植面積達320甲,堪稱當時台灣規模最大咖啡農場。

日治時期咖啡園在掃叭頂、魯摸仔一帶

加納納因有水源成為洗豆區

曬豆區在今舞鶴國小

080-7住田咖啡農場.jpg

住田咖啡農場

 

住田咖啡農場。創作者:毛利之俊。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數位物件授權:PDM(公眾領域標章)。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602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IMG_2906.jpg

百年老欉咖啡半磅即要價一千元

IMG_2797.JPG

1930年、先父國田正二奉國家之命前來此地拓墾,獲地方士紳故馬有岳氏之鼎力協助使不毛之地成為咖啡及紅茶的重要生產地。

先父畢生奉獻於斯,促進地方經濟,有目共睹。子孫同感榮焉,謹恭塑此像,於他所熱愛的土地上。

2010年3月吉日

國田宏

親族一同 撰立

IMG_2799.JPG

馬有岳先生紀念像

馬有岳,1903年出生於苗栗通霄。1915年遷居花蓮瑞穗,墾荒耕讀,與友人組「六振會」,互勉上進。馬氏早年於瑞穗創業時與楊遠昌、楊朝枝等前輩情誼深厚。並與舞鶴台地栽植咖啡先驅者國田正二是長年好友,曾共組事業外銷臺灣農產品至日本。

馬氏一生以「開發東部、建設花蓮』為職志,振臂疾呼,建言無數。最早在省議會向省政府提案通過實施的重大建設計有:中央山脈橫貫公路、花蓮國際港、蘇花鐵路(北迴鐵路蘇花段)、拓寬花東公路及海岸山脈橋樑公路等。

馬氏極富民族思想,熱愛鄉土,曾任臺灣省參議會議員、臺灣省農會理事長、臺灣省議會議員,以及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為地方、為社會、為黨國,戮力服務,貢獻卓著,甚多事蹟,足為後世學習景仰。

馬有岳家族 恭記 2013年10月

 

 

資料來源:

1.白美女(2006),古坑咖啡傳奇-地方品牌化之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碩論。

2.文可璽,《臺灣咖啡誌》,麥田出版社。

3.住田咖啡農場。創作者:毛利之俊。建檔單位:花蓮縣文化局。數位物件授權:PDM(公眾領域標章)。發佈於《國家文化記憶庫》https://memory.culture.tw/Home/Detail?Id=506023&IndexCode=Culture_Object

4.慢花蓮精品咖啡-山與海的菁萃:23.5度線上的咖啡淨土,花蓮縣政府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