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13年底,透過BBC的傳播,全世界最關注的新聞之一是一位臺灣的年輕女性到澳洲墨爾本旅遊時,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結果掉進港灣裏載浮載沉了近二十分鐘,當她被救起時,手裡還拿著手機。
        現代人如果眼睛不盯著螢幕,彷彿就和世界脫節,以至於像臺北捷運列車發生持刀砍人的事件時,同一車箱的乘客還在低頭滑著手機,混然不知發生了什麼事。在教室課堂、演講及會議等正式場合,許多人好像有忙不完的事情要立即在網路上處理,不同時做兩件事,會有空虛感,因而不能一次只做一件事,忘卻了古人教給我們「貪多嚼不爛」的道理。
       有些人就要以較為激烈的手法來對待,比如有些國中,在學生一進入學校時,就統一保管學生的手機,直到放學才能拿回。是不是所有的孩子都會「乖乖地」將手機交出來?孩子真的懂得為什麼上課不能拿手機出來使用,還是只是為了不被處罰而交出來?那些較有想法,或者敢於向體制挑戰者,就更加地「叛逆」要做出大人不讓他們做的事。這樣老師和學生不就陷入「貓捉老鼠」的窘境?有沒有其他的方式來處理呢?
       記得幾年前拜訪高中時期的同學,他經營的幼稚園正在進行聘用英語外師的討論,這位加拿大籍女婿帶著年約三、四歲的小女兒一起來,活潑地小女孩看到幼稚園有攀岩場,一直想往上爬,臺灣岳母很緊張地不讓外孫女攀岩,因為害怕意外,只見這位洋女婿一派從容地舉手請岳母不要緊張,他則站在小女孩的後面,鼓勵著女兒盡情地探索這個世界。
       這世界充滿著各種驚奇,當然也充滿著各種危險。目前,許多受到良好教育的父母,大都只生一至兩個小孩,大家對於寶貝都倍加呵護,深怕孩子會遇到挫折。試想人生都能一路平順嗎?父母可以陪伴孩子到幾歲?這樣的孩子是不是像溫室中的花朵,遇到現實環境有這麼多病蟲時,就不容易生存。
       我們要讓孩子清清楚楚知道在什麼時候應該做什麼事情,且不適合做什麼事情?還是要追求高效率地直接限制孩子不該做什麼事以趨吉避凶。這樣的差異也讓我們教養出不一樣的孩子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albert chang 的頭像
    albert chang

    the viewpoint of albert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