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近廿年前即起心動念想去北海道旅遊了,如今兩個孩子都上高中了,終於可以一償宿願,而本次的旅程全家一致覺得最喜歡的不是小樽,也不是美瑛、富良野的花海,更不是貍小路等購物行程,而是「旭山動物園」。
 
旭山動物園.JPG
旭山動物園入口處
 
       旭山動物園位在北海道僅次於札榥市的第二大城旭川市,人口僅33.96萬人(2015年聯合國統計資料),是日本最北邊的動物園,於1967年開園,1994年時,園中爆發疑似人畜都會傳染的「胞蟲病」導致許多動物死亡,引發社會恐慌,園方只得關園,隔年重新開幕時,遊客寥寥無幾,業績滑到了谷底。園方如何起死回生,扭轉頹勢避免關門呢?

北極熊館方向指示.JPG

北極熊館的方向標示

企鵝.JPG

隔著欄杆就可看到企鵝,冬天還可和企鵝一起遊行

企鵝館.JPG

企鵝會突然在頭上出沒

企鵝館的方向指示.JPG

企鵝館的通行標誌
 
       「設計思考」(Design Thinking)是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和美國知名設計公司IDEO聯合炒作的時尚工具,由IDEO執行長提姆布朗(Tim Brown)首先提出這套「以人為本」的思考方式,亦即「誰能真正貼近顧客的心裡,站在使用者角度,量身訂做專屬的服務體驗,才是真正的贏家。」(註1)而日本設計師原研哉很強調「再出發設計」(re-design),即回到原點,讓習以為常的物件由全新的角度,重新被認識與詮釋。這和「本質思考」也有異曲同工之處。於是旭山動物園園方訪問了小朋友得出的答案是最希望與動物互動,或看到動物與動物互動。而園裏的四大明星動物花豹、海豹、北極熊及企鵝總是懶洋洋的毫無生氣,因而小孩不願到動物園參觀。(註2)
 

手繪動物介紹.JPG

手繪資訊多了很多溫度

阿部弘士企鵝館的手繪牆.JPG

當了旭山動物園25年飼育員的阿部弘士是繪本作家,在企鵝館的手繪牆

狼之森博物館.JPG

跟著狼群入內參觀

 
      於是,旭山動物園園方重新設計展區,除了參考小朋友的意見外,還深入了解動物的行為脈絡。比如,花豹習慣在樹上尋找獵物,所以,過去一直將花豹關在樹下,當然就懶洋洋了。當花豹在樹上時,底下參觀的小朋友被居高臨下的花豹視做「獵物」,小朋友雖然受到驚嚇,卻也興奮地猛按相機的快門。在自然環境中,海豹喜歡悠遊於岩石峭壁間,而一般的海豹展示區是池塘,只能繞著圈圈游,當然了無生趣,於是園方設置兩層樓高的直立式水管,讓海豹能開心地上下游泳,一如在大自然的棲地中,小朋友對於突然出現在眼前優哉游哉的海豹也格外興奮。而冬季最受遊客歡迎的是企鵝遊行,讓遊客可以和企鵝做近距離的接觸,這次是暑假參訪,無緣得見,就多了再一次參訪的理由了。
 

孔雀開屏.JPG

運氣很好看到孔雀開屏,真的好漂亮

北極熊.JPG

不斷來回走動的北極熊,感覺有點躁鬱

自動販賣機.JPG

充滿童趣的自動販賣機
 
註1:呂昕樺整理撰文,服務不是愈多愈好!設計思考5步驟,創造顧客「最有感」的服務,經理人網站,https://www.managertoday.com.tw/glossary/view/197。
註2:蕭瑞麟(2016),悲鳴之聲:旭山動物園的創新物語,《思考的脈絡》,天下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