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像你這樣的資歷,為什麼還要來參加跨校的教學共同備課活動?」這是今年暑假(民國106年)我參加在臺東所舉辦的由老師自動自發為了提升教學成效所進行的備課學習活動中,和我同科的一位剛大學畢業完成實習的老師問我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我之前就是學科中心的種子教師,每個月都要來往臺東、臺中一次,需要定期做研究並發表,不斷地學習、與時俱進地調整教學方式是我的理念。那位老師會有這樣的問題是合理的,因為,從兩三年前的教育界生態來看,教書已超過20年,而且再三年多就可以退休的人,教學經驗應該已經很豐富,實在不用再多學其他方法。但今年的年金改革方案,像我這樣的年紀,可能要再教將近20年才能退休。和年輕學子的年齡差距逐漸地加大,時代也飛快地轉變,不學學新的技能如何教育現在的學生,現在的學生幾乎都有上網吃到飽的手機,網路的世界新鮮、多元又有趣,很多學生是「上課一條蟲,下課一條龍」,晚上看網紅影片、玩手遊,在越夜越美麗的情況下,睡眠是不足的,儘管上課睡得再怎麼熟,下課鐘聲一響,就會立刻清醒,拿起手機來,彷彿充電一般整個精神就來了。
      最近有很多教師做了很多教學的改變,有翻轉教學、讓學生自學、討論後再上臺表達,對很多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太困難了,因為以前學生只要上課裝作專心聽講(心裡飛到哪裡,老師也不知道)撐過50分鐘即可,要學生不按照課本內容(文本)來發表想法,現在的學生比二、三十年前的學生強太多了,他們可以侃侃而談,但真正要針對課文內容發表意見時,卻是有難度的。按照本人的實驗經驗,至少在東部的學生很容易就翻臉,說上課聽不懂。還是乖乖編講義,上課講些有趣的事情,常常小考,這樣學生和家長才比較容易滿意。
      傳統的教育方式,是要移風易俗,看到學生有不對的行為,就需要以嚴厲的方式,不管是透過喝斥或是處罰,希望讓學生感受到錯誤而心生悔悟,從而改變行為。現在的教育方式比較像是《覺醒父母》一書中所說的:「如果我們看待孩子時,只看見他們尚未成為那個我們理想中的人,而認不出他們就是這個樣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是有欠缺的。」就是要接受學生的現狀,以陪伴的方式和學生共同度過人生的悲歡、心情的起伏,等待花開的時節,學生自己就會改變。有點像荒野保護協會所提倡的「溫柔革命」,最近幾年,我比較少說教,但透過一些文章和學生共讀,找一些影片讓學生看,學生還蠻愛看的,慢慢地一點一滴的改變。以往大多是在學生念大學之後,才看到他們有很大的轉變,最近,改變了心境及教學的方法後,在高中三年裡就看到學生徹底變了一個人。而在親子團的訓練裡,常常會提醒我們要回到初心、歸零來思考,我想這是讓我能不斷學習的動力所在吧!
      即將帶領新的一屆高一的班級,期許自己能用適合學生的節奏來陪伴他們一起成長。
IMG_3226.JPG
荒野親子團來自臺北、臺南及臺東的夥伴齊聚臺東共同備課2017.08.02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