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我要你將來比我強」這是過去的廣告臺詞,也說明了父母深怕孩子無法和其他人競爭,從孩子出生之後就是不斷地比較,由身高、體重開始,到補才藝、英文、作文等,之後是上什麼學校,最後比工作、比薪水、比房子、比車子⋯⋯這樣的努力,父母和孩子都快樂嗎?
       去年(2018年)公視最夯的親子議題大戲非「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莫屬了,其中在〈茉莉的最後一天〉中茉莉雖念著北一女名校,但不快樂,因為她的媽媽不讓她做最喜歡的事——寫作,怕這樣會影響課業、升不了好大學。環顧四周許多從小被逼著唸書,最後照著各校排行上了大學之後,因為父母不能在身邊耳提面命了,開始「由你玩四年」(university的諧音)。而在〈孔雀〉中巧藝的媽媽是採茶女、爸爸則以開計程車為業,父母為了小孩的未來省吃儉用讓巧藝念上流社會極富盛名的私立中學,為了融入同儕,需要和富家女比拚誰的生日禮物較高級,無奈只能和孔雀做利益交換,逐漸喪失了自我。
 
       到底要怎麼做,父母和孩子才能自在呢?
       
       有些在光譜另一邊的父母則會對孩子很寬容,常把孩子當作自己的同輩或朋友,很少立下規定讓孩子遵守,對孩子也沒有很多期望。他們會努力滿足孩子的需求,給孩子很多愛,而不管後果。這是1960年代早期心理學家鮑姆萊德(Diana Baumrind)所做的分類,其屬於「放任型」,大家誤以為這樣的孩子最快樂、可以充分做自己,但事情往往沒有想像中簡單,這樣的孩子在家庭以外的地方往往討厭權威,在學校的表現也比較差。
        孩子還小的時候,總覺得孩子是無法溝通的,像爺爺奶奶年紀者,通常會用恐嚇的方式來矯正孩子的行為,在外用餐會時常會聽到長輩告誡孫兒「不要跑來跑去,老闆會罵人」,而不是真正地溝通,告知跑來跑去會帶來怎樣的危險。許多的教養省去了溝通,改以斥責或處罰效果好像蠻有效的。有些則改以物質上的報償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像是如果你表現好一點假日就帶你去麥當勞⋯⋯等等。現在在餐廳、在路上,常常看著尚在稚齡的孩子緊盯著手機和平板,這樣的3C保姆真是神通廣大,因為孩子不吵鬧了,父母也樂得輕鬆。孩子到了青少年,逐漸探索自己想要有自主權時,父母沒有跟著進化,將更難和孩子溝通,當父母執念重要的事要說三遍時,身為「火山居民」(美國學者烏諾(Barbara C. Unell)和威克夫(Jerry Wyckoff)將孩子在13至17歲的階段稱之,因為孩子像活火山,不定期噴發,如果父母稍不注意,將被炸得遍體鱗傷。)的父母面對的將是關起心門「一問三不知」的孩子,或是「一言九頂」,父母講一句話,孩子頂九句話,弄的兩敗俱傷,最後憤而將房門大聲關上,父母的玻璃心也碎了。
        如前面鮑姆萊德所做的分類,父母要孩子遵守自己所立下的規定,且比較願意解釋為什麼要這樣做,能和孩子討論,讓孩子適應。一但孩子違反規定,則認為這是指導的好機會,會以解釋來代替處罰。這樣「恩威並施」所教養出來的孩子最快樂,社交關係也最良好,日後成功的機會也比較大。(註1)
        喜法莉.薩貝瑞在《覺醒父母》一書中提到:「如果我們看待孩子時,只看見他們尚未成為那個我們理想中的人,而認不出他們就是這個樣子,孩子就會覺得自己是不完整的,是有欠缺的。」意即我們做不到的,都要孩子幫我們完成。之前看到一些報導,學歷不高的父親,以勞力為生,常被欺負,回到家常拖著疲憊的身軀,僅能藉著啤酒來放鬆心情,看到孩子成績不好時就憤而生氣,希望孩子能好好念書不要重蹈其覆轍。
       我在高中時看到同學會拉小提琴,就好生羨慕。孩子小的時候,買安娜-蘇菲.慕特(Anne Sophie-Mutter)演奏的小提琴DVD讓他沉浸在弦音之中,還買小提琴造型的玩具給他玩,跟著他一起練琴,當然最後我跟不上而放棄,因不以培養音樂家為最終目的,而是以讓其有抒發情感的樂器陪伴,所以,比較陪小孩練琴比較不會有壓力。高三下繁星放榜有學校可念後,他還重拾小提琴繼續學習呢。
      對孩子而言,最重要的是自己想去做的意志。這也就是所謂的「內在動機」或「自我動機」。匈牙利裔美籍心理學家米哈里·契克森(Mihaly Csikszentmihalyi)提出「心流」flow是指我們在做某些事情時,那種全神貫注、投入忘我的狀態——這種狀態下,你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在這件事情完成之后我們會有一種充滿能量並且非常滿足的感受。別人覺得辛苦的事,他們做起來卻是甘之如飴,「吃苦當作吃補」。所以,很多事情是急不得的。如能像孔子所說「因材施教」,按照孩子的才能及發展狀態給於適當的教育,而不是像現在到了一定的年紀就要學習固定的內容,不同學習樣態同年齡的孩子在一個大班級裡學習,許多孩子其實是適應不良的。北京十一中,已嘗試「一生一課表」讓學生學習適合他目前狀態的課程與進度。對於怕輸在起跑點的父母,有幾個人能接受呢?難怪學生很少是快樂的。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老師,我們在孩子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以及不完美。《覺醒父母》第37頁中有段話「我女兒對我大吼大叫時,我的感覺就和當初我母親對著我吼叫一樣。⋯⋯差別在於,面對父母我無法抗議或大嚷大叫,而現在身為母親的我控制不了自己」。當初我們不喜歡父母對待我們的方式,我們卻很自然地複製在自己的小孩身上,如果不能和內在小孩和解,並做個「覺醒父母」,親子教養很容易陷入惡性循環,不要因自己的不完美一再地補償孩子,讓孩子不能自在地做自己,只能盡量成為父母理想中的小孩,這樣彼此都是辛苦的,父母唯有「如實」看到孩子的真實樣態,給予必要的愛與支持,親子才能都活得自在。祝福大家能都活得自在。
 
 
註1:肯.羅賓森 Ken Robinson及盧.亞若尼卡 Lou Aronica(2018),讓孩子飛:別讓僵化體制扼殺孩子的未來,第67頁,天下文化出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bert cha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